公司新闻 分类
青海日报数字报发布日期:2023-09-15 浏览次数:

  BOBAPP官网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统筹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田残膜回收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降低耕地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提升耕地生态服务功能,推动农业效益稳步提高,绿色发展底色越来越亮,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近日,记者就平安区通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生产绿色转型的成果,采访了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晓。

  记者:平安区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动农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保护土壤资源安全中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刘晓: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是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重要内容,作为“高原硒都”、我省重要农业生产区,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振兴,平安区重任在肩、使命必达。自行动实施以来,我区在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优化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为着力点,整区有序推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合肥、有机肥和生物肥,全面推广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全区耕地质量有效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项目惠及全区3.2万公顷作物,涉及资金7210.2万元。今年3月16日起,我区2023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有机肥发放正式启动,按照每亩油料作物80公斤、蔬菜作物100公斤的标准补助有机肥,截至目前,全区已发放有机肥1.24万吨。

  记者:省委印发《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中提出建设“洁净青海”,明确逐步推行“全域禁塑”,到2025年力争全省实现无“白色垃圾”的重大战略部署。那么,平安区在推动农田残膜回收处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晓:农膜回收处理既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必答题”,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平安区积极探索农田残膜回收处理的实施、实现路径,将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与残膜回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农业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专人负责回收,并从提高农民回收意识,强化回收考核,提高回收率,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经过大量实践已形成了“合作社集中回收+散户小规模回收+绿色银行定点回收”的模式,累计回收残膜1509.4吨,回收率达80%左右。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有效保护了农田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白色污染”减轻,确保了项目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记者: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变废为宝”、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平安区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有什么样的有益探索?

  刘晓:平安区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为主”的原则,项目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机制,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综合利用格局。以全区12家专业合作社为服务主体,开展秸秆打捆回收、杀秧还田服务。

  2021年,全区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面积1.6万公顷,基本覆盖全区粮油作物,通过秸秆打捆、粉碎还田等方式共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12.94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上个年度提高5%以上。2022年,通过12个回收网点的通力合作,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质量和效益持续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