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生态农业模式范例6篇发布日期:2023-09-29 浏览次数:

  BOB体彩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展的,同时也是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高效无污染且低能耗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在生态农业理论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并且依据相应的生态经济学原理,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建立有利于自然和人类生存并且互相协调,有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高效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物质多层利用类型是根据生态农业系统的能量及物质循环所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种生态农业的模式中物质进行良性的循环,并将能量进行多级的利用,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

  (1)沼气利用型。沼气利用是以沼气为基础,并且利用相关的食物链加环技术,有效的将种植业与加工养殖业结合,通过加强畜禽的饲养与沼气池内厌氧的发酵,有效的将传统种植与高效的饲养和废弃物利用结合,使农业系统的能量进行多级的利用,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

  (2)病虫草防治型。病虫草的防治类型是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利用,选择抗病虫草的品种,同时应用虫和菌对病虫草害进行防御。此外,选择适当的农药,对施药的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3)产业链延长增值型。这种类型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农业生产的主副产品进行加工,使其增值,进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的产值,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

  生物互利共生类型是合理应用生物群落中不同层次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与互利实现共生。通过分层对空间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以及土地的生产力,进而增加了物质的生产量。这种类型是多层次多序列的农业产业类型,能够保证不同的生态位生物群体在整体的系统中互利共存,有效的利用太阳能与水分以及相应的矿物质营养,进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有限空间和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产量,获取更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生物互利共生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的发展建设。

  (1)环境治理型。环境治理型主要是将生物与工程措施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治理环境恶化区域。同时采取植树造林及兴修水利等改善措施,科学合理的结合模拟的自然群落方法。生物与工程技术措施的综合利用表现在将乔木与灌木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复合型群落生物措施,主要有四种模式:①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在出现严重水土流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建设,合理发展养殖与林果产业,有效的完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采用退耕还林的方法,对天然的树林进行保护,同时防水固土,强化土壤的肥力。②盐碱地治理。主要是通过打浅井与开深沟的方式,建设人工的防护林。积极的引进抗盐碱的牧草,进而合理的发展畜牧业。③草地恢复和生态牧业。针对实际的草场类型与生产量划分合理的牲畜种群以及承载牲畜的数量。同时,要适当的进行退耕还牧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草场的产量。此外正确的引导牧民进行畜产品的加工行业。④保护性耕作。这种方式是以能够发芽的种子为基础,有效的减少耕种的面积,使用合适的农药防治虫害,积极提高土壤的肥力与抗旱的能力。

  (2)资源开发利用型。这种模式适用于山区或者沿海的滩涂等地,因为这些区域具有较大的农业发展潜力。可以采取因地制宜以及综合的开发措施,将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的治理工作有效结合,积极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

  (1)观光农园型。生产不同的花卉或者农作物供游客观赏并参与种植与管理,并且分为不同的农园类型,有果园和菜园,还有花园和茶园等。

  (2)农业公园型。将农业生产与旅游和休闲娱乐有效的结合,这种农业公园的相关设施较为完善。同时,比较注重人文与历史资源的开发,是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型。

  (3)教育农园型。教育农园不仅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同时也兼顾相关的园林旅游。教育农园不仅能够陶冶游客的情操,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学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并积极的实行生态农业生产。因此,正确的选择生态农业模式对实现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1]和炳全,盛薇.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2,(11).

  [论文摘要] 通过解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两者间结合的可行性,并以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 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就开始起步了,这20多年来,通过抓沼气建设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通过科学探索找到了沼气与养殖、种植的内在联系,最终建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以“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2000年5月,联合国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讨会”在桂林召开,3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专家到恭城参观,称赞恭城县生态农业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近几年,恭城县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又被有关部门连续列为“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等。当地从生活到生产,从种植到养殖,从农业到副业都达到了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应该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观赏性、学习性、参与性,让现有生态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这类农业资源占优势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全面改造传统种养技术,发展更完善的生态农业,在大力扶持和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了农业这一根基;并且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发展未来的生态农业,使传统经济型农业向现代旅游型生态农业转变。游览区内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科学普及示范园,应该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让游客了解足够系统的农业生产进步的知识,使游客与当地农业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如果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自然的快感。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 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民族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刘彦随吴传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 20(1):63~68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5]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市场竞争模式的主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就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关注。所以,利用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来衡量农业生产效益,不仅能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还能为发展农业可持续实现提供动力。

  生态农业的整体特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大农业发展特点,创建整体的、协调的、循环性的规划结构[1]。它是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不仅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还能实现生产力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自然因素、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发展的效率化,就要根据现代技术创建多样的、丰富的、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并实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当地发展的协调。

  高效性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质的循环性、能量的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化的加工。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下,不仅要降低农业成本,实现资源化的循环利用,还要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并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2]。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势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农业生态生产的平衡性,不仅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形成具有工业因素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大面积机械运营,在化学原料以及农药投入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生产活动主要以实现高产为经济目标。但该活动的实施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抑制农业活动的正常实施,还影响了生态安全系统的建立[3]。例如:根据1999年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病虫害、农药中毒以及食物污染等现象影响了生态安全的实施。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现象,要实现高产量的农业经济,就要保障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并实现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运作形式。

  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初级的生产,也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在各个体系之间,形成相关循环、相互利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在各个体系之间,不仅是整体性的相互制约,也是各个生态链之间的组成形式。例如:在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小麦构成产业链模式;在畜牧业中,马、牛、羊等构成链条模式。各个链条之间不仅紧密联系,又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模式。每个产品的循环模式、循环活动都建立在一个生态链上,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也存在多种模式。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系统,它将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子系统,并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形成条件和生产模式控制整个系统的完整运作。

  根据生态盈余的变化,只能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之间的差值变化进行计算,能表现出生态区域变化的足迹范围,但该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处于安全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整体开放性以及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在某个发展领域下,相关的生态容量能增大对自身生态足迹的影响,根据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的基础条件,产生了相关的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例如:化石能源的气体排放具有扩散性,要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足迹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该地区消费方式能够独立决定的,更是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条件。所以,要根据该地区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形成的比率关系计算出该区域承受的生态环境,就要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ETI=EF,/EC其中,ETI为生态压力指数,EF,为能够更新的资源生态足迹,它的计算单位为全球公顷,而EC为生态容量,它的计算单位也为全球公顷。根据生态效益指数利用的计算模型,创建一个新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能实现区域性优势条件,保障开放性的系统,还能保障物质资源、能源以及信息的密度最大化,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的最大化。对于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来说,它具有扩散性特点,它形成的生态问题不能由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决定,而要全球经济发展所要承担的。所以说,要反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就要计算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并根据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来决定。

  为了保障农业生态效益指标以及等级划分的标准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中,针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将这种标准化范围定为0.04-4.00之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与等级划分标准[4]。例如:某国家的生态压力指数在0.50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该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为2.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极为不好。生态农业属于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能够承受的生态压力小于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效益指数。如:生态效益指数在0.05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生态效益指数在1.0以上,说明形成的状态极为不好。

  生态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变化中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化理论体系,还要利用相关的测算方法,掌握生态效益的相关标准,并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化发展。

  [1]孙艳.襄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8-100.

  [2]薛丽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群大多已不局限于为生存、生计忙碌,而对健康长寿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我国蔬菜和养殖产业的生产模式绝大多数是个体农户和小型企业,生产者急功近利,同时由于准入门槛很低,生产、加工、运输、过程监管检测不严,可追朔性差,市场上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使用转基因技术、激素保鲜等现象频出。除了蔬菜,市场上供应的肉鸡从雏鸡到出栏生长期只有37 d,水库养殖鱼大多采用化肥来肥水养殖,从2008年开始三鹿奶粉和香港检出大连韩伟集团(咯咯哒鸡蛋生产商)三聚氰胺事件等,都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危机四伏,让人们举手无措。

  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和品质问题十分严重;二是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三是依靠社会解决这些问题遥遥无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健康,人们自然会逐渐青睐于绿色或有机食品。目前,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有机产品占比一般是8%~10%,而在我国,即便是全国领先的城市之一的上海市,目前有机产品占比还不到1%,在洛阳市,绿色和有机产品则更为稀有,这是社会现实,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然而,时光不能逆转,争取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下一代则刻不容缓、时不可待[1-5]。国内生产绿色和有机蔬果的技术和环境基本成熟,消费群体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重视,如果结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和家属的需要建成这个菜篮子工程,能够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将是一项重大福民项目,可大大提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企业形象,为“百年老店”增光加彩。

  三门峡吉家湾有机农场依托三门峡水利枢纽局,产品是以满足本单位职工吃“放心菜”和健康饮食为主,同时兼顾高端市场销售,生产基地位于三门峡优质果蔬产区灵宝市大王镇吉家湾。生产基地选址条件如下。

  生产基地的选址符合地方政府的区域规划,远离工矿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不受城市的空气污染影响等的区域;周边自然景观较好;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基地的土地是完整的地块,其间没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有缓冲带,以山丘为隔离带。

  蔬菜基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土地的农药残留低,水质、空气未受污染,符合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就近有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如有沼渣、沼液可利用。养殖基地宜选在山地丘陵地区,场地内分布有树木和草地遮荫,以利于鸡只遮荫和活动,地块内有一定数量的山坡地,以利于开展种植牧草、果树、农作物等综合经营。

  农场交通便利,距离三门峡市区42 km,车程在50 min之内。水电资源丰富,选在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于打井,而且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一是满足本单位职工家属和食堂的需要,公司供给的绿色和有机产品按低于市场价格定价,由于没有市场中间流通环节,可节省2/3的费用,花费普通蔬菜的钱可吃到高品质的安全食品,使职工直接受益。二是以会员制方式供应当地高收入者(科研院所、高档社区),按社会化方式运作,以品牌和优质价实取胜。三是精装有机果蔬、土鸡、蛋礼盒,作为礼品供应客户和关系单位。四是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打品牌战略、特色农业战略、高端市场战略。

  本单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近2 000人,加上家属人口约4 000人,估算蔬菜年需求量应在700 t以上,蛋100 t,肉鸡3万只。据2011年职工食堂副食品消耗量统计和2011年9—10月食堂开支报表,每个月采购副食品平均约16万元,年采购副食品量约190万元;500~550名职工用餐,人均消费约3 800元/年;假定普通家庭人均购买副食品的开支为2 000元,常住人口4 000人,购买力为800万元/年;食堂+职工家属的购买力接近1 000万元,其中蔬菜近360万元/年。

  建设方案主要经济指标主要从服务群体、项目内容、效益目标和投资规模等方面考虑,项目分2期进行。

  3.3.1 一期工程。蔬菜基地:租用农田13.33 hm2,建成蔬菜大棚20个,开发露地蔬菜10 hm2,建成基地办公、生活用房、加工车间、仓库、灌溉系统、供电系统等辅助设施。一期工程产品结构以普通菜为主、高档特色菜为辅。达产后年产量达到600 t,年产值360万元。养殖基地:租用山地6.67~13.33 hm2,建成简易鸡舍10个,基地生活用房、仓库、雏鸡养殖间、供电、饮水系统、简易道路、基地围栏、分区围栏等设施。养殖肉鸡2万只,蛋鸡5 000只,达产后年产出肉鸡2万只,产蛋40 t,年产值120万元。

  3.3.2 二期工程。蔬菜基地:增建蔬菜大棚40个,完善辅助设施,建成开心菜园1.33 hm2。产品结构以高档特色菜为主、普通菜和一年生水果为辅,增加生态休闲项目。二期工程达产后总产量达到700 t,年产值560万元。养殖基地:增建鸡舍10个,完善辅助设施。养殖肉鸡3万只、蛋鸡1.25万只,山地种植果树,形成生态养殖环境。二期达产后年产出肉鸡3万只,产蛋100 t,年产值225万元。

  一期工程投资335万元,其中:蔬菜基地固定资产投资215万元,养殖基地固定资产投资6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320万元,其中:蔬菜基地固定资产投资225万元,养殖基地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流动资金40万元。工程总投资650万元,其中:蔬菜基地固定资产投资440万元,养殖基地固定资产投资11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一期工程:有机蔬菜、一年生水果(与蔬菜轮作);生态养殖土鸡、种植山地农作物等;休闲度假项目:认种菜园、果蔬采摘、农家厨房等。二期工程:以生态农业、种植果树、养殖和休闲度假为主题的规模化、综合性项目开发。

  蔬菜基地:年产量600 t;年产值360万元;年运营成本266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8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年(含建设期0.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0.9%。养殖基地:年产量肉鸡2万只、鸡蛋40 t;年产值120万元;年运营成本82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33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含建设期0.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62.6%。以上效益测算,与有关资料介绍的规模化生产的效益基本相符。

  一是以“安全、新鲜、质优、价廉”的理念服务于客户;二是其产品以分拣过的净菜为主,每份的重量、大小、长短尺寸、营养成分都有具体标准。经营品种有:精品净菜、箱装套餐、礼品套餐、农副产精品、新鲜水果等;三是可通过网络预定、电话预定、供货点选购、农场采摘等多种方式购买;四是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家属区和客户集中的高档社区就近设供货点,可定点定时送货上门,一期工程可设1个供货点;五是兼顾苏州市基地职工的需求,可定期按需配送。

  作为单位的菜篮子工程,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能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最大的“福民”工程,其社会效益毋庸置疑。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认识的转变,绿色和有机食品将会有着稳定而巨大的市场需求,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的发展空间很大,以田间直接到餐桌的方式,没有中间流通环节,利润空间很大,这个菜篮子工程是立足于服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职工,产品的销路不存在问题,其经济效益也一定会十分丰厚。

  根据前期调研和效益分析,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前景,建议尽快批准启动项目,并对项目的规模、经营管理模式、融资方式等方面给予批示。该项目对解决三门峡市科研院所职工的食品安全问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或许能带动上亿资金进入这个产业,因此建议院领导出面向市领导陈情,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1] 胡荣娟.垂直综合有机农场(VIOF)让农业生产回归自然[J].中国农资,2011(23):27.

  [2] 席运官,李正方,邰崇妹,等.蔬菜有机与无机生产系统能流、经济流的比较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9,7(2):39-42.

  [3] 席运官,钦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9-22.

  农业生态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由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农业景观新奇多样,成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

  2、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景观和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加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村镇,布局井然有序、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观光游览参观,其本身就是构成农业生态旅游的内容之一。农村城市化过程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农业生产功能,而是调整了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则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向生态经济效益转变,农业生态居于主导地位。另外,郊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公园、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地等相继出现,除了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外,也为发展外向型的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4、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农业生态旅游投入远比传统农业要高得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经济力量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地方上具有多大的游人接待能力。如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均出现在完成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水平很高的程度,农业已不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阶段。事实上考察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在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和株洲三角洲一带率先出现的。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

  1、共生理论的由来和主要观点。“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提出。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1879年首先提出的共生概念,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追随德贝里之后,众多的生物学家对生物之间的共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共生关系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现代生物学研究揭示,“共生”是生命进化的主要方式。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新的结构。共生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很快就被引入到了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之中。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方面。

  (1)人类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生存,信息资源的共生共享已成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全球经济基础一体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是人类共生的经济基础及决定因素;人口膨胀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然界向人类敲响了共生的警钟;核威胁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共生已成为人类企盼和平的共同呼吁。因此,时代要求人与人要共生,自然界万物之间要共生,人与自然要共生,共生是时代的产物。

  (2)一个畅通的共生界面,能为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顺畅的通道,会使共生界面特征值减小,引进共生过程生新能量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系统的共同进化。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不畅,或者畅而无效,都会导致共生新能量不足,而共生新能量的不足又会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于是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共生关系衰亡。

  (3)在共生系统存在的多种模式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是系统演进的最优模式,因为在该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激励是激励相容的,其共生界面最大且接触介质最好,从而使得共生界面上的交流阻力最少,结果产生的共生能量最大,增速也最快,能有效推动双方的不断进化。

  (4)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中,情形也一样,对于旅游企业构筑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旅游企业的共生体各企业,是按供应链方式或价值链方式前后衔接,它们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各组织权力对称利益分配均衡,从而导致共生体内企业激励兼容度最大,“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最为畅通,其结果是共生内企业“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自主提高,共生也以帕累托途径“共生进化”。

  2、现行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实践中出现的模式多如牛毛,但大多没有产生明显的持续效应。从共生视角看,可将这些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1)点共生。点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寄生,其组织模式属点共生。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企业,所采取的原始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这一组织模式上的点共生,表现在企业内部没有分工协作、没有相互制约,对于共生体的各因素均无固定关系,因而价值链短、运营效率低、服务质量也无保证、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和统一考核,从而引起旁侧经济效应很弱。

  (2)间歇共生。间歇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偏利共生,其组织模式属间歇共生。如德庆县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该模式把生态资源与旅游开发、名牌旅游企业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并由此引起了旁侧经济效应,有利于搞活旅游产业。但因“偏利”和“间歇”的局限,这一模式容易引起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3)一体共生。与点共生模式和间歇共生模式相比,一体共生模式的行为模式属对称互惠共生,其组织模式属一体共生。如黟县旅游经营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他们以西递旅游公司、京黟旅游公司为龙头,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经营模式,避免旅游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参与性旅游项目,激活了旁侧经济效应,而对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则实行严格把关的原则,对已开发的农业生态旅游分门别类,选准主题,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一村一卖点。这样,也同时避免了企业因“产品的同质性”而造成的恶性竞争,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可见,这种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最优形式。

  综上所述,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应在充分把握未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着力于不断拉长其产业价值链,加快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增加其旁侧经济效应,方能形成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1、“共生理念”是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指导思想。任何一种新理念的出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共生”理念的出现也是顺应了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在这一大的“共生”背景之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企业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必须注重“共生理念”。

  2、农业生态旅游“共生体”与其所处的共生环境间应具有双向激励。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内容,其基本要求是关联性较强,共享资源较丰富。

  3、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最有效的运作模式。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促成企业按对称互惠共生的模式“进化”, 但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对象。其基本要求是要能产生“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

  4、“共生进化”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选择。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必须慎重选择好合作形式。其基本要求是一种共生互利式的合作形式。只有这样,共生度才会增大,共生企业才会沿着帕累托途径“共生进化”。

  5、“界面畅通”是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选择。在农业生态旅游企业这一共生体中,各企业的共生界面如何畅通,应处理好以下两方面。(1)深化核心能力的兼容。作为共生各企业的经营者在决定是否加入共生,以及与谁共生的时候,必须考虑彼此之间核心能力的兼容问题,以保证共生度足够大,共生界面特征值?姿足够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增的能量ΔE足够大,从而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励共生各企业(共生单元)并畅通它们的“共生界面”,确保共生企业“共生进化”。(2)畅通粘滞的信息。共生各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领域的信息较为了解和关注,缺乏对其他领域信息的了解愿望和冲动。事实上,信息的粘滞会弱化共生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会弱化共生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互相学习,会加厚共生企业间的共生介质,从而会增加企业的组织成本,减少共生企业间的共享收益,并由此可能引发共生的衰竭和死亡。所以,各农业生态旅游共生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注重共生各企业间的信息粘滞现象,畅通共生界面,确保共生企业“共生进化”。

  [1] 张广瑞主编: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印开蒲、鄢和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大案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旅游学刊(京),1999(5).

  [6]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2001(3).

  [7] 张清、陈智文:吉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8] 温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导刊,2002(4).

  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湿地资源丰富,既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也是保护北京、天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水平,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之中,因地制宜地创新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1.湿地农业资源规模。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区3市11县(市、区)拥有湿地农业资源面积636.65×103hm2。其中:浅海湿地农业、滩涂湿地农业、池塘湿地农业、沼泽湿地农业和稻田湿地农业资源面积分别为326.36×103hm2、94.65×103hm2、23.51×103hm2、25.91×103hm2和66.71×103hm2,占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资源总面积的51.26%、14.87%、3.69%、4.07%和10.48%。从开发利用状况看,池塘湿地、稻田湿地资源利用率为98.82%、100.00%。浅海湿地、滩涂湿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年度间数据变化较大。2.湿地农业产品产量。《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11》和相关县(市、区)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河北省沿海地区稻谷生产总量达到51.4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稻谷生产总量的94.83%、36.48%;2010年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69.33万t,分别占河北省、华北地区水产品生产总量的96.60%、58.15%。由此可见,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在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湿地农业生产方式。调查发现,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尚处于传统掠夺式粗放经营状态。浅海湿地利用率较低,主要采用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模式进行水产养殖;滩涂湿地被大面积开挖为池塘,采用“少放苗、少喂养”模式养殖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年度间效益差异较大;淡水池塘主要利用“精养模式”,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经济效益也不够稳定;沼泽湿地或单一植苇,或利用“粗养方式”进行水产养殖,投入相对较少,效益较低;稻田湿地仍以水稻种植为主,综合利用率不高。(二)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湿地农业发展转型。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湿地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刘爱智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1987~2005年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状况,发现18年间湿地总面积增加了13.63%,其中人工湿地增加了58.47%,天然湿地减少了20.64%。湿地总效益增加了15.13%,其中经济效益增加了31.96%,环境效益下降了21.94%[6]。尽管这些数据分析年份稍早,但足以说明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基础之上,且为牺牲环境效益所得。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河北省沿海地区必须转变湿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创新。2.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湿地农业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7]。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容易因各种灾害性天气影响以及病虫害爆发而发生重大损失,直接影响到民生。据唐山市唐海县技术人员介绍,利用池塘湿地养殖海参经济效益虽高,但若遇降水较多年份,会导致池水淡化、海参死亡,导致绝收;1993年爆发的虾病使河北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8],至今仍难以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域的自然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设计并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强化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确保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3.改善水资源及环境条件。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出现了“工业用水靠挤占农业用水保证,农业用水靠开采地下水维持”的状况[9]。入海水量减少造成入海河口严重淤积,河道泄洪能力明显降低,导致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条件恶化。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并在不断加剧[10]。通过设计和实施兼顾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及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地发挥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的水资源调节作用和水质净化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使湿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发挥湿地农业多项功能。湿地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休闲观光、文化承传、教育体验等功效[11]。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多以生产农业产品为主,功能单一,湿地时空资源利用不够。湿地独有的生物资源开发领域较窄,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衍生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湿地旅游农业、湿地农业文化建设等尚处发展起步阶段。通过构建新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推进湿地农业由目前的单一生产农产品功能向生态、生活等多功能转型,促进各次产业的融合。3在保护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提高湿地农业的整体效能和经济收益水平。5.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优势。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产品多为集中上市,这与人们消费的持续性和市场需要的均衡性相脱节,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现实需求。相对于其他农业类型而言,湿地农业产品深加工难度较大,产业化开发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湿地农业生产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推行集约经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通过不断优化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湿地农业与农产品市场的链接,使湿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生态文明融入产业发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学、农业经济学、农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做法,创新湿地农业发展模式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相关原则,认真落实每个具体步骤。(一)设计理念1.指导思想。“十”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提出了“一产抓特色”的重要发展理念。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强调指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因此,设计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坚持湿地农业发展与湿地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思想。2.遵循原则。生态文明视域下设计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应恪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所设计模式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农业产出,且经济收益不应低于农户的现实期望值,确保能被群众认可,能够大面积推行;系统养分投入应等于系统养分输出,污染物处理和自净能力应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湿地农业生态系统绝对安全;湿地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供应能力应超过总体消耗水平,保持各种自然资源的有效平衡。3.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统筹考虑湿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生产能力。在维护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自然平衡的基础上,尽力增加湿地农业产出,提高经营效益。综合开发湿地生态系统的时空资源,依据各种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和食物链结构,推行多品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类型和生产项目,统筹规划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湿地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事作业机械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二)主要步骤1.前期调研。组织种植业、水产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的专家,深入某一区域(最好以县为样本)全面调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自然基础情况,获取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湿地农业发展及湿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关系作出综合评判,寻求促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并进的内在动力,揭示湿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探求其解决办法。同时,广泛收集广大农民在推进湿地农业与湿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做法,供研究借鉴。2.定性设计。对区域生态安全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环境整治美化工程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等进行统筹规划,依据生态学原理,科学设计湿地农业系统的加工链、食物链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等,合理安排湿地农业的平面布局、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构建起湿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结构框架,形成湿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据3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目标,对不同方案设计进行综合比较和优化筛选。3.定量设计。对定性设计所确定湿地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核算,科学评价其3效状况。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成本和收益状况,生态效益主要测算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相关参数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情况等,社会效益则重点评价湿地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等状况。运用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等系统分析法,确立指标量化的湿地农业发展具体方案。方案应包括各项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预算,各类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估算,生态系统每个节点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核算等,绘制区域湿地农业发展规划图、循环系统设计图、生态工程项目图及相关表格和说明等。4.实践验证。按照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推广3步走”的要求,选择较小区域(最好是村队规模)进行试验,系统观察和测定各发展模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表现状况,检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真伪。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变化的实际,不断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对经过2~3年实践检验,并能够被广大农民接受的发展模式,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可在更大的区域内(最好是乡镇规模)进行示范,实施2~3年更为系统的观察和检验,最终优选出可以在更大区域推广的发展模式。5.模式运用。对经试验、示范成功,并经专家认定、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后的发展模式,采取行政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调节等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在相同湿地资源类型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广泛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对发展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注意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及时发现农用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过程中自己改进、形成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之中,只不过是不同时期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不同,发展模式实施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在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的、适合各地生产实际的发展模式,应科学评价其生态效应,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和提升,亦可作为创新其他发展模式的基础。综合各地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情况,确认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现行较优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和复合型3类,共9种。(一)种植型1.一年两收模式。指在同一土地上充分利用农艺时间,一年种植两茬作物、收获两次的生产模式。该模式根据不同作物对光、热、水、养分等需要的差异,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设计。由于气候条件限制,河北沿海地区传统湿地种植业多为种植水稻,一年一收。实施一年两收,需要有水源供应和建设相应的保温设施。20世纪末,唐山市沿海各县针对水稻种植土地利用时间仅在150天左右、其余时间则长期闲置的状况,推行了菜稻复种模式、麦稻双茬种植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12]。这些模式主要是利用冬春稻田空闲时间,或搭建临时小拱棚种植甘蓝,或种植一茬啤酒大麦。但只适用于轻盐碱地快,且有水源供应,故推广面积不大。2.立体种植模式。传统意义上的立体种植模式是在同一田块,将高杆与矮杆、耐阴与喜阳、攀援与匍匐等作物种植在一起的生产模式。水稻生长需要在某一阶段保持一定的浅水层,难以与其他旱地作物搭配种植。20世纪90年代,唐山市唐海县曾试验将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搭配进行隔行栽植,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由于收获时无法解决机械脱粒问题而未能得到推广。此后,该县又试验“稻菇混植”模式,将蘑菇菌袋置于停止供水后的水稻田间,蘑菇依靠田面蒸发的水分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3],但因劳动强度过大,以及技术层次方面的原因也未能大面积推广。3.绿色食品模式。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由于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在河北沿海地区推广面积较大。在环境控制上,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选择在自然环境良好、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并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在操作技术上,要求灌溉用水和大气、土壤等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尽量少施或不施用化肥。采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山市唐海县近1.5万hm2水稻推行了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所产“柏各庄”牌大米的市场价格和知名度。(二)养殖型1.多鱼种混养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实行多鱼种混养的5模式。该模式在充分了解各种鱼类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关系和食物链结构,合理配置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了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了单位水面产量。如鲢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喜肥水,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鲤鱼、鲫鱼则生活在水底层,以食用底栖生物为主。而草鱼则多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喜食鲜嫩水草以及其他植物性饵料。若将这些同放一池共生共养,则可有效地利用水体的空间和各种饵料。既不破坏水体环境,又可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目前,该模式在河北省沿海地区各县(市、区)推广面积较大。2.立体综合型模式。与多鱼种混养模式生态学原理相同,立体综合型模式指在同一水体内,根据各种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混合养殖多类水生品种的模式。该模式需要合理搭配各种水生动物,综合考虑各水生动物的食物链结构,科学配置其放养比例,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提高饵料利用率。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池塘养殖推行的主要有虾鱼混养、虾蜇混养、虾参混养、虾贝混养等4种模式,浅海养殖推行了毛蚶、兰蛤贝类单养底播和扇贝吊笼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种养模式[14],均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3.珍稀水产品模式。河北省沿海滩涂除开发为水产养殖池塘外,另一重要利用方式是建立工厂化水产养殖场,用于养殖珍稀水产品。2012年,唐山市唐海县牙鲆鱼养殖场每1m2可生产牙鲆鱼26kg,创造产值1560元,实现经济效益1053元。再如,2011年沧州市所属黄骅市中捷水产养殖工厂,年产鳎目鱼达3.5万kg以上,市场售价高达150元/kg以上。推行该模式,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工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更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规划,统筹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三)复合型1.种养复合模式。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原理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沼泽湿地、稻田湿地空间,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目前,沼泽湿地推行的种养复合模式主要有苇鱼蟹、苇蟹、苇鱼等共作模式,苇蟹共作推广面积最大。由于推行苇鱼蟹、苇鱼共作模式需要在苇田内开挖鱼沟等,且每年均需要维护,资金投入较大,影响了大面积推广;稻田湿地推行的有稻蟹、稻鳅等共作模式,稻蟹共作模式推广面积较大[15],稻鳅共作模式产值和效益最高。但稻鳅共作模式若遇秋季天气降温较快情况,所产泥鳅收获难度较大,极易造成亏产亏本,导致稻鳅共作模式未能得以大面积推广。2.产业复合模式。指运用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再生原理、废弃物质源化原理以及价值转化增值原理等,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和区域产业复合模式2种类型。目前,河北沿海地区推行的农户产业复合模式指农户在栽植水稻田的同时,利用自家庭院建舍进行畜禽养殖,所产有机肥供种稻使用,生产绿色食品。但由于农户庭院养殖业的逐步萎缩,农户产业复合模式应用面积逐年减少;区域产业复合模式是通过发挥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作用,组织农户大力发展种养业,积极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使湿地农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由于河北沿海地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培育尚处起步阶段,难以为区域产业复合模式的推行提供有效支撑。3.综合治理模式。指以保护湿地资源为核心、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为目的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和。河北省沿海地区湿地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有建设湿地公园、建立湿地保护区等具体方式。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有昌黎黄金海岸部级湿地类保护区,沧州市所辖黄骅市、海兴县以及唐山市所辖唐海县已各建1个省级湿地类保护区。实施综合治理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采用生态补偿的办法[16]做好群众工作。如唐山市唐海县筹资近1亿元,搬迁了保护区核心区内所有村庄,在重点区域恢复湿地近5000hm2,在保持一定农业产出的同时,使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洪蓄水、净化陆源入海污染物、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湿地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