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绿色农业生态惠州 全市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BOB.COM(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发布日期:2024-04-24 浏览次数:

  bob注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24日~27日,第五届惠州现代农业博览会将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农博会以“绿色农业、生态惠州”为主题,预计展示展销1万多个农产品品种,农机具10大类960台(套)。

  近年来,惠州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农牧业建设,不断发展以绿色环境为前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绿色生活为追求的绿色农业,农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去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72.92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2.5元,增长10.2%,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攀升,为惠州市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

  种菜不靠天,工厂化育苗减少菜农三成成本;养5万只鸡一个人搞定,全自动饲养工作效率高;猪场建污水处理设施,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养猪业竞争力提升……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产业兴。近年来,惠州市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目前,全市拥有1所农业中专学校、1所农干校、4家市级农业科研所、2家省级“农业院士工作站”、28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惠州市在惠州学院设立了“现代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设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在市农技推广中心挂牌成立了省农科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0.5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8%,农机专业合作社达70家,粮食日烘干能力达1800吨;喷灌、大棚等设施农业面积达17.2万亩,农机化整体水平和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惠东县和龙门县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建成了覆盖5个农业县区的中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每年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900多场次;培育、引进、示范、推 广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600多个(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9%,生猪良种覆盖率100%。惠州市累计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43项、市农业科技推广奖157项,并先后成功举办了5届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

  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4%,有效推动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装上动力强劲的引擎。

  在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绿安菜场,上百亩芥蓝长势喜人,10多名收菜工人在地里收割芥蓝。“去年下半年以来,菜场减量施用化肥30%~40%,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并使用水溶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绿安菜场老板张辉说。

  惠阳区是惠州市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县(区)之一,该区先后在平潭、良井、镇隆实施项目,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直以来,惠州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田沃土就是稻米满仓”的发展理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惠州市世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收效显著。3年多来,累计治理耕地面积20万亩、养殖场13家,在节水、节肥、节电和改进耕地质量、减少养殖污染等方面已初显成效,在省的项目考核中连续两年(2014年、2015年)获评优秀等次。

  惠州市还以世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推行肥料、农药使用减量行动以及农膜回收,打造良田沃土,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农田节水技术面积达130万亩,年均推广有机肥、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605万亩以上,建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0多个,辐射带动近110万亩,实现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

  同时,惠州市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建设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80.86万亩,连续4年获得省政府表彰奖励,其中连续3个年度考核名列全省第一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连片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种植业类)示范基地120多个,建成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基地6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8%以上。

  “希望镇隆荔枝能打入欧洲市场,让欧洲客人品尝到美味的镇隆荔枝。”去年10月,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考察团来惠州市考察时,对镇隆荔枝赞不绝口。

  近年来,惠州市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一批批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惠州,丰富了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唱响了“惠州农业”的美名。

  惠州市相继获得了“中国梅菜之乡”“中国年桔之乡”“中国最大的金钱龟养殖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鲜食甜玉米种植基地”“全国首个县级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内地最大供港蔬菜基地”和“广东最大的中华鳖养殖基地”等众多荣耀和美誉。

  目前,惠州市是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鲜食甜玉米、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和广东省优质荔枝、水稻等农产品主产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广东省公共区域品牌3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41个。其中,“四季绿”菜心、“海纳”丝苗米、“潮记”鲜冻鸭、“鹏昌”鸡蛋等11个农产品荣获“广东省十大系列品牌农产品”称号;惠州梅菜、龙门年桔、龙门大米、福田菜心、惠州荔枝、惠东马铃薯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在带动区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惠州市坚持走绿色、精品、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行严格的农产品生产使用和监管制度,多管齐下构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全方位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惠州市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市累计制定农业地方标准91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2个,全市大宗特色农产品均制定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实现生产有标可依;认证“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417个,认证面积60.8万亩,占全市主要农作物面积40%,有力保障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

  建立完善市、县、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和6个县(区)均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全市有农业的70个镇(街)全部建有农残检测站;全市建制镇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销售店和农贸市场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挂牌标识经营;全市每年抽检农产品100批次以上,抽检样品近30万个,总体合格率达98%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散户监管一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老大难”问题。对此,惠州市率先在全省将种植、养殖散户纳入监管范围,努力构建全领域、无漏洞监管体系,这一做法受到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惠州市还创新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思路,把建立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和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作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的有效尝试。目前,全市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的农产品生产企业1079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的农业经营主体1132家,可追溯产品292个,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附加值及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