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分类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BOB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意见发布日期:2023-03-21 浏览次数:

  BOB真人发展生态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是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淮安的指导意见》(淮发〔2009〕20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淮办发〔2011〕13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以推进生产技术健康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生产环境生态化、生活环境舒适化为重点,强化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实现生物安全、生态安全与产品安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和谐。

  到2014年,全市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保持在70%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2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85%以上,化肥、农药每公顷使用强度分别控制在250千克和3千克以下。

  按照生产基地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加工规范化、产品流通标识化、质量管理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2011年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30万亩,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到2014年,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绿色、有机食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20万亩。

  以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推进县建设项目为主要抓手,创新投入机制,在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基础上,加大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饲料、秸秆食用菌等多形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秸秆利用率。2011年推广户用秸秆沼气500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秸秆固化100处。至2014年,累计推广户用秸秆沼气3.5万处、秸秆气化20处,秸秆还田48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推进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和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积极组织指导规模养殖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全面落实规模养殖场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生产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努力提高畜牧业标准化和生态化水平。在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重点实施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工程,使畜禽粪尿转化为农村清洁能源和有机肥。2011年力争建成2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0%规模养殖场达到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到2014年,建成10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80%规模养殖场达到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标准。

  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改善养殖设施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加快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开展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示范,培育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示范场,促进现代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到2014年,建成池塘循环水养殖小区10个,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以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和绿色家园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绿化步伐,积极实施生态公益林、生态绿化景观工程,不断优化树种,提高绿化水平,加快绿色淮安建设进程。2011年确保完成新造林5万亩,成片造林3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改造面积12万亩,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40个。

  严格控制农药、兽药、渔药和化肥使用,禁止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禁用药物,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兽药、农药新品种和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料、非化学除草剂和可降解地膜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面源污染。2011年,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0万亩,商品有机肥推广面积15万亩,新建植保机防组织5个,全市乡级植保机防服务组织达93个,专业化防治服务机械超10000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面积50%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70%以上。到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达540万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5%以上。

  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质量监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重点加强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定量定性分析能力和前处理能力建设,提高批量检测速度。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以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和生物检测为重点,加强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定性速测能力和农产品及环境采样、农产品前处理等能力建设。初步形成市、县(区)产地、市场全覆盖的自我检测、监督检测和委托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网络。

  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全市建成以市级大市场为中心,以县农产品特色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建立大型批发交易区、质量检测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和冷链物流系统,布局合理、功能先进、有较强集散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成立市发展生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生态农业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负责生态农业发展的牵头协调工作。制定生态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奖励办法,强化监督检查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形成分工合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县(区)也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市场化运作筹措一点的多渠道筹资办法,努力增加投入,突出规模养殖场粪便沼气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农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固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生态农业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和污水、垃圾处理产业。相关部门要做好生态农业发展项目储备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

  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危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志和品牌的违法行为。加强农业、经贸、质监、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以农资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重点打击与专项治理、整顿规范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的办法,净化农产品市场,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低碳、生态农业理念,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保知识教育、诚信教育,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生态农业建设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全市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生态市创建考核指标,把生态农业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生态农业激励、监督、考核和评价体系,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做到目标任务有量、操作步骤有序、压力传递有力、督查考核有据,确保目标如期实现。